深圳市恒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
400-7788-160

汛期、主汛期、防汛关键期分别意味着什么

信息分类:行业新闻 2025-07-14132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听到“汛期”“主汛期”“防汛关键期”这些词汇,尤其是在夏季,它们频繁出现在新闻和天气预报中。那么,这些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


汛期:江河“发威”的常规时段


汛期,简单来说,就是江河、湖泊等水域水位上涨的时期。在我国,汛期通常指的是每年的春末至秋末这段时间,大致从4月持续到10月。之所以会有汛期,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降水集中。春夏之交,冷暖空气频繁交汇,容易形成强降雨天气,大量的雨水汇入江河,导致水位不断上涨。

以长江为例,在汛期,上游的雪山融水和降雨会迅速汇集,使得长江水位显著上升。这时候,江边的公园、道路可能会被淹,一些低洼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格外注意防范。汛期是江河自然循环的一部分,它就像江河的“青春期”,充满了活力但也伴随着一定的“叛逆”,水位的变化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、农业灌溉、交通运输等带来一定的影响。不过,这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水资源,合理利用汛期的水资源,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。


主汛期:汛期中的“高峰时刻”


主汛期是汛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,它通常位于汛期的中间时段,大约在7月至8月。主汛期是降水最为集中、江河水位上涨最为迅猛的时期。在主汛期,暴雨、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更为常见,江河的水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,甚至出现洪峰。

主汛期之所以被称为“高峰时刻”,是因为在这个阶段,各种气象因素相互作用,达到了一个相对极端的状态。例如,副热带高压的北抬,使得暖湿气流更加活跃,与冷空气相遇时更容易产生强降雨。以黄河为例,在主汛期,黄河的水位可能会比平时高出数米,甚至出现“河满槽、漫滩”的现象。此时,沿河的堤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一旦堤坝出现漏洞或决口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因此,主汛期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,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进行防汛抢险。


防汛关键期:决定防汛成败的“生死关头”


防汛关键期,顾名思义,是防汛工作中最为关键、最为紧张的阶段。它通常与主汛期高度重合,但更强调的是在特定条件下,防汛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时期。这个时期可能是主汛期中连续出现强降雨、江河水位持续超高、或者出现极端天气叠加等情况的时刻。

在防汛关键期,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。例如,当江河水位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时,就需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人员转移低洼地区的居民,加固堤坝,疏通河道。如果在这个时期出现判断失误或行动迟缓,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。就像2020年长江流域的防汛关键期,由于连续的强降雨,长江水位多次突破历史极值,防汛形势异常严峻。各级防汛部门密切监测水位变化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组织抢险队伍奋战在一线,才成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
汛期、主汛期和防汛关键期,它们就像江河水位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,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。了解它们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,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让我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积极配合防汛工作,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。

关键词:防汛防洪内涝监测汛期防涝监测
相关文章

产品中心

排水管网监测产品

解决方案

排水管网监测解决方案